在公庙子高速公路收费所,“节约”二字并非停留在口号上,而是融入了日常运营的每一处细节。近日,职工们立足岗位,通过自主维修设备、优化资源利用,在降本增效的同时,展现了基层收费人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自主维修解难题,省下真金白银针对岗亭内办公座椅的部件损坏问题,职工们自己动手,利用工具对座椅进行拆解、维修,原本可能需要外送维修更换的座椅,经他们巧手修复后重新投入使用,不仅节省了设备采购成本,更让“物尽其用”的理念落地生根。

对于收费车道的支付设备,常会因阳光直射或强光反射,出现付款码识别困难的情况,既影响了通行效率,也给司乘带来不便。职工们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决定从细节入手解决这一痛点。没有复杂的技术改造,职工们结合日常观察与设备特性,巧妙地为支付设备加装了一个简易的 “遮阳帽”。这个“遮阳帽”采用轻便耐用的材料制作,安装过程由职工自主完成,成本低廉却效果显著——它能有效阻挡强光直射设备屏幕,避免反光干扰,让司乘在任何光线条件下都能快速、准确地完成扫码支付。
点滴节约成习惯,汇聚节能合力 除了设备维修,公庙子高速公路收费所还从日常管理入手,将节约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:一是推行“无纸化”办公,非必要文件尽量通过线上传递;合理控制办公区域照明、空调使用时长,杜绝“长明灯”“长待机”现象。二是对收费现场的耗材实行“以旧换新、按需领取”制度,小到一支笔、一张纸,大到设备配件,都做到精打细算、物尽其用。
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,实则是公庙子高速公路收费所践行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生动缩影。职工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:节约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从岗位出发的每一次思考、每一次动手。今后,公庙子收费所将继续把降本增效与优质服务相结合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更多“节约有道、担当有为”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