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2025年,各分子公司负责人立足企业发展实际,持续巩固深化思想解放大讨论成果,以深入开展“十个目标年”行动为抓手,持续推进任务达标、市场拓展、多元发展“三大攻坚战”,全力推动集团做强做优做大,为实现“进中游、进500强”战略目标献策献计,勠力同心,共谋发展,朝着推动集团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型综合性、国际化交通企业奋勇迈进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,怎么干。
干字当头 谱写交能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实业公司党委书记 席文杰
2025年,实业公司聚焦集团“进中游、进500强”战略目标,以“三大攻坚战”为抓手,以“十个目标年”为牵引,实施“围绕一个中心、坚持一个引领、发展四大产业、强化五个支撑”的“1145”工作思路,围绕总体经营目标,坚持党建引领,发展四大产业,强化五个支撑,努力在交能融合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。
一、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
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,坚持党的领导更加全面、系统、整体,把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改革全过程各方面。
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构建高效的决策机制,加强调查研究,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;锚定公司发展方向,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并推动落实;整合用好各类资源,促进协同发展。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,全面完成“六定”方案的编制和实施,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。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科学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,找准产业布局、发展支撑着力点。
推动党的建设融入生产经营。强化党建品牌创建,聚焦打造坚强堡垒,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,带动基层党组织从“建起来”到“强起来”;夯实思想根基,清除思想的藩篱,以思想解放引领行动突围;加强清廉国企建设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,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;抓实作风建设,坚持重实质、重实绩、重实效的鲜明导向,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,进一步激发担当作为、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。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,建立健全“爱企如家、以企为家”的企业文化体系,成就企业高质量发展软实力。
二、发展四大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
把握产业发展趋势、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机遇,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,“多兵种”协同作战、融合发展。
要大力发展综合能源补给站。加快推进符合市场发展的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能源补给网络,加速推进新兴能源供给示范站建设和产业链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健全完善更加清洁高效的综合能源供给网络。面对传统能源掉量,谋划实施新兴能源补量的有效产业转型措施,实现综合能源补给产业转型升级。
要大力发展充电桩产业。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,优化完善充电桩站点布局,拓展货运充电桩场站建设,建立全覆盖、多层次的充电服务网络;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进行资源高效调配,展望“车-桩-网-储”一体化数字中枢前景;谋划发展充电平台经济,创新盈利模式,丰富市场化经营手段,培育新的营收增长点,尽快实现公司产业发展第二支撑点。
要大力发展微电网。紧跟国家新能源基础电力、电网发展政策,用好集团资源多、需求大的有利条件,以及路域外市场广阔的特点,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,加快布局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的微电网场站投资建设运营,探索“源网荷储”全产业链运行,构建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体系,确保收益多样化。
要大力发展装备供应链。进军先进制造业,深化产学研融合,推动装备制造工厂发挥作用;开拓电力、能源及交通运输领域市场,开发符合政策要求的供应链业务;开发区域市场,同时推动智能化集成收费示范场站建设,打开装备制造和电力产品销售渠道;奋力开拓区内区外设备销售市场。
三、强化五个支撑增强核心功能
强化市场拓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强企、安全护航、管理提升,为构建公司产业布局、打造四大产业,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、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强劲支撑。
市场拓展,稳住存量、倍增增量。明确战略目标,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区内市场不断拓展,区外市场打开局面,争取海外市场有所突破。不遗余力稳住油气市场份额,采取引流措施稳住存量,丰富营销手段挖掘增量,新开通路段、新建设场站加能站点应开尽开、能开早开。尽快获取相应资质,做好资金筹划,探索开发新业态,扩大供应链业务规模。组建市场营销团队,加强风险管理和科技支撑,灵活市场拓展策略,互利共赢拓展客户群。强化品牌意识,打造卓越产品,树立鲜明形象。
科技创新,培育动能、驱动发展。与市场开拓、业务发展同频共振,推动科技强企。搭建科研创新平台,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合作机构,打造实体性产学研创新基地。组建科技创新团队,让引进的高端人才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。抓关键破难题,产学研协调加强技术攻关,逐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加快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,推动科技赋能、创新发展。
人才强企,激发活力、点燃引擎。深入实施“人才强企”三年计划,将“三能”机制的落实作为重中之重。多元化完善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机制,引进职业经理人带动市场开拓人才队伍的培养,系统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;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,根据岗位评估结果确定岗位绩效标准,提升外部业务、区外业务、新开发业务的考核权重;健全薪酬体系,与绩效考核、晋升晋级挂钩,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、薪酬分配的杠杆作用、中长期激励的牵引作用。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,以实绩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,营造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良好氛围。
安全护航,守牢底线、行稳致远。持续推进“安全护航”专项行动,巩固安全生产良好态势。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,强化安全评估、隐患治理、安全督查检查等工作,加强安全培训,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。完善应急体系,提升应急能力,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、人人参与,严把安全生产关。
管理提升,精益求精、迈向卓越。深化内部挖潜,向管理要效益。以全局视野统筹工作,机构设置与产业布局同步,制度建设与业务规划协同,动态调整重点任务清单,健全督办机制,优化工作流程,打造高效敏捷的管理体系。健全内控体系,强化风险识别预警;实施精细化管理,控本增效;打破内部信息壁垒,彻底摒弃行政化思维,保证各项工作协调顺畅。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,探索数字化运营、数字化作业、数字化办公破局之道,以全方位管理带动全面提升。
风好正是扬帆时。新征程已经开启,做好新一年的工作任务艰巨,唯有干字当头、勇毅前行,以实干担当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,持续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,朝着一流企业、集团化的目标迈进。
(供稿:实业公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