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势破思想之冰 乘势促发展突围
在解放思想中推动高质量发展
鄂尔多斯分公司党委书记 吉林太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集团党委深化改革的要求,关键在于突破思想之禁锢、找准发展之掣肘、瞄定赶超之路径,依托集团发展方向、地区优势和自身资源,闯出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。
加强党的领导,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
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。我们要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,进一步健全党委抓总、经理层抓具体、各部门协同落实的改革工作体系,完善相关工作规则细则,打好攻坚战、持久战,形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的良好态势。同时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,把握主题和重点,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打造规范化党建体系,把抽象任务变成具体清单、定性要求变为定量指标,将党建业务流程、工作环节和注意事项规范、标准、细化到位,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,确保党支部看得懂、做得好;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打造融入中心、服务大局的品牌效应;结合工作实际,制定任务清单、责任清单、问题整改清单,加强日常管理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“健康指数”;精心培育党建品牌,指导基层党组织挖掘特点优势,开展各具特色、主题鲜明的基层党建工作,打造基层党建品牌,形成多元联动、亮点纷呈的创新格局,全面构筑起“矩阵式”党建品牌体系。
破封闭保守之冰、突开放不足之围
解放思想,要跳出分公司看发展,在集团发展布局和地区发展优势中找准方向、找准坐标。鄂尔多斯市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较快、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,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始终保持前列。我们在依托公路传统主业上,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辐射带动作用,不断推动“服务区+”模式的“路衍经济”发展,形成“一业带动、多业支撑、联动发力”的多元路衍产业体系,可以通过在服务区设置换电站,为地方在以煤炭为代表的大宗物料生产、运输、消费中实现高效无缝衔接,通过新能源重卡集装箱运输新模式,利用服务区换电站,解决车辆运行里程担忧,实现“引车上路”;作为国家北煤南运、西电东送、西气东输重要基地,通过设置物流集散点,结合自身道路运输的优势,组织煤炭、煤化工等大宗产品物流运行体系,打好“公路+资源+物流”的组合牌,更好融入国家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,推动“路衍经济”的发展;作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城市,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目前分公司所辖路段的通行环境好、路况质量高,而高速公路作为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典型应用场景,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协同感知、协同决策、协同控制服务,形成新的增值服务,能够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。我们可以通过与政府和地方企业合作,在“四改八”路段开放自动驾驶专用车道,既能发挥自身优势,同时也可基于车路协同,实现准全天候安全通行,缩短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封路时间,大幅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。
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,实现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
通过打造“智慧大脑”,全面深化数字化企业治理,在协同办公、业财一体化、人力资源管理、投资管理、审计风控等方面持续提升集团数字化管控能力和服务能力,实现企业治理全面数字化。以互联、互通、数据融合为基础,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,通过“智慧大脑”,实现道路管控、工程建设、交通数据以及各类新业态的协同管理,推进数据要素增值和数据集成共享应用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。围绕集团战略目标,大力推进各产业板块的信息平台建设,推进路网管养智能化、推进工程建设智慧化、推进物流贸易平台化、推进车路服务创新化,同时深化与高精尖等科技创新头部企业的合作和联合创新,做大做强交通信息科技产业,打造内蒙古交通数字产业生态圈。例如在持续做强公路传统主业,从运营管理发展思路上,我们可以在新建所站时,推进智慧收费所建设,减少人力依赖,通过科技创新无人管理,“自由流交费”模式,推进“智慧收费”逐步替代人工收费,实现站区少人化,岗亭无人化。在做好内部“智慧大脑”建设的同时,主动服务外部市场数字化建设,拓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产业,以智慧交通为突破口,布局前端项目,拓展智慧旅游、智慧城市、智慧物流等“智慧+”产业创新应用,为各行业提供全生态链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建立内部、链接外部的人力资源市场
我们要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,提高国有资本效率、增强国有企业活力,立足于优化机构设置、人员编制管理、市场化选聘人才、薪酬体系建立等工作,逐步建立健全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员工岗位体系,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用工机制,以业绩考评为基础的选聘机制,以工作绩效为导向的绩效体系,创造公开、公平、竞争、择优的内部氛围,实现员工能进能出、干部能上能下、收入能增能减的工作机制,提质增效,破除壁垒,凝聚共识。通过自上而下、先易后难、分步实施,在系统内实现用工结构更加优化、人员配置更加高效、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健全、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,全面提升内部活力和综合实力。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渠道、对内盘活、对外输出、鼓励个人创业等方式,对“富余”人员进一步盘活,挖掘人力资本潜力,实现员工价值再造。
鄂尔多斯分公司将科学应变、准确识变,把思想破冰、行动突围作为推动分公司发展的关键,围绕“三大攻坚战”,以实际举措和积极成效,不断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好,改革任务落实好,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好,为助力集团实现“进中游、进500强”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坚定战略自信 突围发展困局
主动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
鄂尔多斯分公司党委副书记 经理 刘永胜
鄂尔多斯分公司紧密聚焦集团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,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,以“时不我待”的紧迫感,保持奋进姿态、实干状态,全力做好推进三大攻坚战落实落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答卷人”,为实现企业“进中游、进500强”的战略目标贡献应有力量。
力破思想之茧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要求,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,集团发展已经处在一个爬坡过坎、滚石上山、冲关夺隘的关键时刻。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当前,如果我们不敏锐识变、不强烈思变、不加快求变,就会坐失良机、陷入被动,就会贻误发展。2024年10月9日《党建》杂志刊发自治区党委孙绍骋书记署名文章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》,一针见血指出要摒弃以“过去就是这么干的”搪塞,以“别人没这么干过”推脱的不良习惯。他说这种不良习惯、思想观念,是改革创新的“拦路虎”,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敢为天下先的自信。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,把自己摆进去,力破固化思想之茧,守正创新。一是要通过开展理论培训、思想解放大讨论等活动,让每位职工清楚自己是企业人,增强企业观念、创新竞争意识。二是要建立打破“铁饭碗”、搬掉“铁交椅”等倒逼机制,破除干部职工四平八稳思想之茧,摒弃固化思维定势,突破过时发展模式,摆脱传统路径依赖,适应新理念、拓宽新思路、寻求新路径,以坐不住、等不起、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,在落实三大攻坚任务、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果敢步伐。
坚定改革突围
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热潮逐步趋缓,转向科技应用、人工智能等高质量发展快车道,作为公路运营企业,我们必须跳出单纯对公路建设和运营收费等传统资源的依赖与束缚,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,强化市场理念,深研市场、发现市场、开拓市场,在市场条件下推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。
一是坚持做实主业,做活路衍经济。以“资质等级提升年”行动为抓手,集齐入场券、掌握敲门砖、提升实战力,不仅要把区域内的建设、养护、运营等交通资源紧紧揽在怀里,把眼前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上,而且要出区入疆、达江过海找项目、寻商机。要充分依托公路交通的集聚效应,紧盯车、路、人的运行需求,找准公路与新能源开发利用、文化旅游、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契合点,将沿线闲置、分散的存量资源进行平台化、协同化供需匹配,通过自建自营、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最大限度激活公路运营全产业链优势。二是坚持项目为王,管好资本,激活经营。当前集团党委提出的开拓市场、多元发展战略决策合时顺意,我们要聚力“市场开拓年”这一切入点,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信,把项目争引落地作为突围发展的关键点、突破口,放低姿态、不怕碰壁,全员争引项目。要深挖企业生在市场、活在市场中的特质,结合集团产业布局,把“问题清单”当作“改革清单”,瞄准未来优势产业,以“换道超车”的发展思维、“借鸡生蛋”的经营理念,无中生有、有中生新,坚定不移把数字物流、低空经济等作为公司突围扩量、提质增效的金钥匙,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三是坚持科技驱动,打造专业化、品牌化经营体和产业链。在全面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同时,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因地制宜打造有辨识度、影响力的专业化、品牌化经营体。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活,专业的部门干专业的事,不开“杂货店”,多建“精品屋”,既要集团主责主业的参天大树,也要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的万木竞秀,做到本固枝荣。
强化实干担当
在多年工作惯性下,求稳怕乱不敢闯的思维习惯、不敢出招下手当“太平官”的思想在企业依然存在。但进一步深化改革,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,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,只有敢为实干才能打好打赢。遇事无难易,而勇于敢为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从教育引导上落手,从管理机制上保障,在全集团形成埋头苦干的浓厚氛围和千帆竞发、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。一是思想教育引导。按照新时期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,加强思想理论教育,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、在大局下思考解决问题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各项决策部署上来,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,避免“各吹各的号,各唱各的调”。二是考评导向激励。建立健全以实在实干实绩为风向标和指挥棒的考评机制,对常挑重担、善解难题的同志要高看一眼、厚爱一层,让实干的人得实惠,吃苦的人吃得香,实实在在把集团发展需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、尽快培养起来、科学使用起来。三是制度保障兜底。从合规管理入手,制定出台容错兜底机制,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,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壮胆,切实解决干与不干、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,激励干部争做一马当先的冲锋者、锐意创新的开拓者,撸起袖子加油干、放下包袱往前冲。
推进文化赋能
公路交通关联千家万户,惠及社会方方面面。作为公路运营企业,必须坚持“以人为本、精细管理”理念,最大限度的以公路建设硬设施服务于“行”,以企业良好形象软文化浸润于“心”,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赋能助力作用。一是凝炼核心企业文化。要把企业70多年积淀的交通文化要素凝聚成“魂”,以鲜明的企业文化感染干部职工聚力实干之劲。二是体验传播企业文化。以公路为依托,强化“交通+旅游+服务+发展+”思维,在所站、服务区打造交通文化宣传阵地,创建职工书屋、书香驿站、视频展演平台等互联互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营造有文化、有温度、有情感的工作运营环境。让“开拓进取、勇争一流”的奋进目标,“互相支持、互相理解、互相包容、互相成就”的价值追求,“爱企如家、以企为家”的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全体职工自觉遵循的精神共识,不断提高职工的归宿感、幸福感。讲好企业改革发展故事,培育弘扬先进典型,打造暖心服务品质,让集团深厚的交通文化广泛传播,润心润行于司乘,不断提高用路人的体验感、获得感。
(供稿:鄂尔多斯分公司)